<
y6h9小说网 > 修真小说 > 山神的六零快乐生活 > 山神的六零快乐生活 第13节
    宋老太和刘二环也凑到了芦老太的跟前,等着芦老太开口。

    芦老太年轻的时候长得特别漂亮,生出来的一双儿女也是个顶个的好相貌,当初宋老太看上芦花开,就是觉得给自家儿子娶一个眉眼好点的,总是比那些长相磕碜的更得男人心一些。

    万一夫妻之间生出点什么矛盾,甭管是男人还是女人,都一样,看在对方那张好看的脸上,总能少三分火气。

    芦花开的大哥芦树生的相貌就很好,娶了林场村的谢雪芳时,谢雪芳差点成了十里八乡大姑娘小媳妇的共敌。

    这会儿宋老太看着芦树生的那张脸,虽然瞧着像是被人扇过几巴掌的,可依旧算得上英俊,只是……哎,仗着一张好脸,做的事情实在不算地道。

    芦老太抽抽搭搭地开口,“树生脑子糊涂啊,家里的雪芳好好的,他非要同赵寡妇来往不清。我早就让他断了断了断了,他嘴上应承得好好的,实际上却还偷偷往来。”

    “今天一大早,雪芳的大嫂就在林场里发现了树生的裤衩子,径直就派人把那裤衩子送到了我们家去,雪芳就被喊来了林场村……”

    宋老太:“!!!”她的脑子感觉不太够用了,她听到了啥?

    刘二环难得地聪明了一把,她一脸纯真无害毫无心机地问芦老太,“花开她妈,不是,我怎么听不明白啊……你家树生的裤衩子,怎么会被雪芳的大嫂认出来呢?”

    芦老太噎住,也顾不上哭了,疑惑的目光朝着谢雪芳和老谢家的人看去。

    谢雪芳的脸也当场就黑了,她拧着眉朝她大嫂看去。

    谢雪芳的大嫂心里恨不得把刘二环也按在地上打一顿,让这个死老太太多嘴。

    眼神往四周瞟了一圈儿,谢雪芳的大嫂见原先看赵寡妇热闹的人都不看了,目光全都转移到了她身上,额头上的冷汗刷地一下就出来了。

    宋老太这会儿也高看了一眼自家这个拎不清的弟妹,她没想到这人整天像是喝醉酒一样惹是生非,居然还有头脑清醒的一天。

    想给刘二环竖个大拇指。

    谢雪芳这会儿也反应了过来,她见自家大嫂气势冲冲地拎着个裤衩子过来,就认定了是自家大嫂抓到了芦树生和赵寡妇搞破鞋的证据,根本没往别的地方想……

    现在被刘二环一提醒,她也觉得有些疑惑。

    自家大嫂怎么会一口咬定那裤衩子是芦树生的?

    自家大嫂怎么会那么气愤?难道真就仅仅是为了给她出头?

    谢雪芳心里已经猜到了答案。

    她脸色黢黑,“大嫂,你不同我解释解释?你怎么知道这裤衩子是我男人的?”

    谢雪芳她大哥谢春耕也回过味来,审视的目光中夹杂着愤怒,问他婆娘,“你怎么知道这裤衩子是树生的?你也给老子脑袋上种树了是不?”

    谢雪芳她大嫂哪里敢直视自家男人的目光,心虚之下,她的眼珠子不断地打转,目光不断地躲闪,“春耕,你听我说……”

    谢春耕一看自家婆娘这个反应,心里还有什么不确定的?

    反正他头上都绿油油的了!

    他抄起蒲扇大的巴掌来,直接给了芦树生几个大嘴巴子,这才一把薅住自家婆娘的头发,大力拽着就往家里走,“你不嫌丢人现眼!自己都在外面搞破鞋,还好意思宣扬别人的?雪芳的名声被你搞臭了,你又是什么好玩意儿?”

    “老芦家婶子,我告诉你,这事儿没完!我谢春耕要是不把芦树生给阉了,我一头撞死在天蒙山上!”

    围观人群都被谢春耕这气话给吓了一跳。

    宋老太低声呢喃,“春耕这是要……不死不休啊!”

    这事儿根本没办法解决。

    芦树生不仅睡了赵寡妇,还睡了自家婆娘的娘家大嫂,芦家和谢家的关系肯定要崩掉,谢雪芳多半也是要离婚的。

    她要是继续跟着芦树生,那娘家的关系就得断掉,不然把谢春耕的脸面往哪儿放?

    就算谢雪芳和芦树生离了婚,那谢春耕和芦树生之间结的梁子也清不了。

    谢春耕向来就是个又犟又倔的,他都说了,要不他把芦树生给阉了,要不他自己撞死在天蒙山下,这狠话多半要应一个,甚至更坏的可能都会出现。

    谢春耕真把芦树生给阉了,那芦树生还有脸活着?后半辈子不得被人给戳脊梁骨戳死?

    留给芦树生的选择,只是死路一条。

    芦树生因为这事儿死了,谢春耕会有好下场吗?多半得去坐牢,说不定还得吃枪子儿。

    如果谢春耕没有把芦树生给阉了,那他今天撂下这狠话,脸面也就别想要了,他但凡还想在村子里不被人骂成软蛋孬种,就只能一头撞死在天蒙山上。

    谢春耕是老谢家的顶梁柱,顶梁柱都没了,芦家还想要什么好果子吃?

    不管怎么看,老谢家和老芦家的梁子都算是结下了,而且多半都是死结。

    宋老太心里看得明白,她扫了一眼自家三儿媳,见失魂落魄的,心说,这乱子才刚刚开始,以后有的是头疼的事儿。

    “老三家的,你是同你娘家人再聊聊?还是回家去?到饭点儿了。”

    芦花开看着自家快哭瘫了的娘家老母,哪能把人丢在这边自个儿心安理得地回家去吃饭?

    她咬咬牙,同宋老太说,“妈,你先回去吃饭吧,我在这边守着我妈,我怕她被气出个好歹来。”

    宋老太点点头,走到芦老太跟前,安慰说,“亲家,想开点,儿女都是债。树生这事儿做的不对,我要是你,我亲自去派出所报案,举报自家儿子生活作风有问题,送他去好好改造,而且我现在就去,亲家,你懂我是什么意思了么?”

    围观人群听着宋老太的话,都吓得心肝儿一颤。

    早就知道这宋老太心硬心狠,不是个善茬,没想到竟然能这么狠,居然劝芦老太把自家儿子送进去坐牢。

    芦老太定定地看着宋老太,过了半晌后,撑着芦花开的胳膊站起来,她亲自上手甩了芦树生两个巴掌,然后又同其他人说,

    “让大家看了我们家的丑事,见笑了,树生不是个东西,个人生活作风有问题,乱搞男女关系,我这就把他送去派出所,不让他再祸害村里人。”

    芦花开想不明白,这到底是为啥啊?怎么还有主动把人往派出所送的道理?

    倒是围观人群中一些脑子快的人,已经想通了宋老太的用意,脸色莫名。

    17

    第17章 vip-1

    ◎知青要下乡来了?◎

    刘二环觉得自家妯娌的这个亲家也是个脑子坏了的。

    怎么就能被孟红缨的几句话给哄得把儿子送去派出所?就算是好人送进去,那也得脱一层皮才能出来。

    劝人把人家儿子送去派出所,这是正常人能做出来的事儿?

    可偏偏芦老太还真就听了宋老太的话……这就让刘二环想不明白了。

    宋老太回的时候,刘二环就跟在身后,她憋了一路,走到门口实在憋不住了,问宋老太,“大嫂,你为啥要让芦老太把她儿子送去派出所啊……虎毒都不食子。”

    宋老太一脸黑线,没回答刘二环的问题,而是反问了一句,“谢春耕犟起来,谁能护得住芦树生?除了主动去派出所投案,芦树生还有别的地方能躲?他要是待在家里,谁能保证谢春耕那句阉了芦树生的话是个气话?”

    刘二环一下子就明白了,她感慨道:“大嫂,还是你的心眼子多哈。要不是你明说这些弯弯绕绕,我咋也不可能想明白的。”

    宋老太气的心窝子疼,“有你这么夸人的么?夸人就夸心眼子多?”

    她没再搭理刘二环,气呼呼地回家去了。

    刘二环一脸莫名其妙,“我这不是夸你心眼子多,是个聪明人么?你还想让我怎么夸你?夸你像是一朵花儿一样?夸你长得像是天上的仙女儿?有毛病。”

    ——————

    芦家、谢家,还有赵寡妇,这三方发生的事情实在是太惹人注目了,全村这么多年来都没出现过这么劲爆的瓜。

    虽然大家饭桌上摆着的都是些清汤寡水的东西,但架不住下饭的故事实在是太劲爆了,大家都听得两眼放光,连那些食之无味的菜粥都吃的津津有味。

    马来春和谢招娣听得直说遗憾,她们真想亲眼看看当时的画面,想想就觉得精彩。

    就连平时不爱听东家长西家短的宋清江、宋清河、宋清湖兄弟三人,这会儿都听了几耳朵,宋清江还在那里插了一句嘴,“谢春耕是真能做出这种事儿来的人。”

    宋清河与宋清湖兄弟俩感觉□□一凉。

    他们设身处地地代入到芦树生身上想了一下,要是他们俩被人给阉了,那想必是活不下去了。

    宋老太目光逡巡,最后落在一直都愁眉不展的宋老头身上,问,“老头子,你一直都揪着个眉头是做什么?谁欠你钱没还?还是你心疼那赵寡妇被人打了。”

    宋老头惊得差点从椅子上跌坐下去,“你胡咧咧什么呢?我是在想村长同我说的事儿。”

    宋老太这下安静消停了,“村长同你说的事儿?”她狐疑地问,“啥事儿?”

    宋老头是个坐得住的锯嘴葫芦,能把他给愁成这样的,肯定不是什么小事儿。

    宋老头在饭桌腿儿上磕了几下旱烟杆子,说,“最近要来一批知青到咱们村里来。”

    他这一句话,全家都惊到了。

    “啥?要来知青了?就是那种干啥啥不行,吃饭第一名的知青?他们来咱这儿干嘛?咱这边的冬天这么冷,不怕把他们给冻死了?还有,他们除了给乡下帮倒忙之外,还会干啥?我听说那些知青干活儿可熊了!”

    反应最大的不是宋老太,而是谢招娣。

    谢招娣叭叭叭地一说,让饭桌上的愁云惨雾又多了七八分。

    宋老太怀里抱着宋天蒙,说,“原先觉得咱家萍萍选的路不好,可现在想想,再不好也比下乡当知青强。吃了那么多读书的苦,熬没了不知道多少灯油,终于考上大学了,结果回头还得到乡下面朝黄土背朝天地干活,那才委屈。”

    “对了,萍萍他爸,知青怎么会挑着这么冷的天气来?上面是咋想的?老百姓的粮食都不够吃呢,再分给知青些?该不会是要动今年还没分的粮食吧……村里人可都指着那些粮食救命呢!”

    不只是老宋家,林场村所有人家对知青的态度都一样——不欢迎。

    说是让知识青年下乡帮助老百姓搞农村建设,实际上是把那些肩不能挑手不能提的弱鸡读书人送到乡下来锻炼改造了,平白给乡下的老百姓多找了好多事儿!

    正忙一点都帮不上,倒忙一帮帮一串!

    宋老头吧嗒吧嗒吸了几口烟锅子,对上宋老太那杀人的目光,默默把烟杆子放了下去。

    他说,“村长的意思是,这是那些高得没边儿的领导拍板决定下来的,别说是村里了,就是镇上、县里,都不能决定要不要,而且上头给配了指标,各地还建设了知青办公室盯着,不能让知青在乡下受欺负。”

    “听说是有些地方的坏种专门糟蹋女知青,那些娶不上媳妇儿的懒汉瞧着城里来的女知青年轻漂亮,就动了歪脑筋,故意糟蹋了人家,毁了人家的名声,一分钱不花就给自己找了个媳妇儿。”

    “可也有些知青性子烈,直接撞死在了县政-府大门前,这事儿还被另外一个家里稍微有点关系的知青给捅上去了,闹得相当大。”

    “上头喂那个坏女知青名声的坏种吃了枪子儿,还说是要在各地设置知青办公室,保证知青们的人身安全和基本权益。”

    宋老太虽然心里烦知青们要来给村里添乱,可她也觉得上头这样做是很对的。

    知青也是人,都是娘生爹养的。

    将心比心地讲一下,她辛辛苦苦养大的闺女要是去别的地方当了知青,她能哭瞎眼。

    要是她家萍萍当知情的时候被人糟蹋了,她能拎把剪刀把那坏种给开膛破肚!

    “那些知青们都笨手笨脚的,是得有个地方保护一下,不能那样叫人作践。不过话说回来,这些知青们来了之后,往哪儿住?村里还有空余的地方呢?”宋老太问。

    宋老头瞅了一眼宋老太怀里抱着的宋天蒙,说:“村长的意思是,让把山上的山神庙给打扫打扫,让知青们住到山神庙里去。”

    全家人的目光都落在了宋天蒙身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