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y6h9小说网 > 其他小说 > 重生99做汽车巨头 > 重生99做汽车巨头 第497节
    “至少研发人员在这方面的风险,要比采购部多。”

    大家都是老同学,梁华龙自然是不介意跟张英栋说一些内幕,说一些潜规则。

    “啊?”

    “研发人员的权利这么大,油水那么丰厚的吗?”

    很显然,梁华龙的说法,颠覆了张英栋的认知。

    在他看来,采购部的油水才是最多的啊。

    怎么在梁华龙眼中,似乎搞研发的水更深呢。

    “你这就是典型的外行思维了。”

    “我告诉你,采购部虽然算是敏感岗位,里面的水比较深。”

    “但是具体到汽车零部件的采购方面,这里面可以操作的空间其实没有你想象的那么大。”

    “除非研发人员和财务人员跟采购员一起串联在一起,要不然单靠采购部自己的话,权利和油水并没有你想象的那么多。”

    “当然了,我不是说采购部就没有任何操作空间,这肯定是不对的。”

    “毕竟一个零件是十块钱,还是十一块钱,是没有绝对的标准的。”

    梁华龙继续给张英栋分享着自己的经验。

    而看到曾经学习成绩比自己好很多,还保送了研究生的张英栋像是小学生听讲课一样的仔细听自己说着职场内幕,梁华龙的成就感也是满满的。

    “我告诉你啊。”

    “除了研发和采购之外,其实公司里面还有好些部门其实更加经不起查。”

    “像是销售部,一个广告到底是一百万还是两百万,是没有绝对的标准的。”

    “一个广告的效果是好是坏,大多数时候也是没有办法去量化衡量的。”

    “再说了,你发车给到各个4s店,是发要加价卖的热销车型,还是发冷门车型。”

    “这里面的操作空间也是很大的,4s的老板为了提到好卖的车,不得表示表示?”

    “这种情况下,里面的水就更深了。”

    “我们公司在这方面做的应该还是比较好的,但是其他一些公司的销售部就不是那么回事了。”

    梁华龙说完研发和采购,一转身又说起了销售。

    在他看来,外行对汽车公司的很多认识,都是不准确的。

    “按照你这么说,销售算是水最深的了?”

    张英栋在一旁附和了一句。

    而梁华龙的回答却是很有意思。

    “你这么说也不能说有错。”

    “不过还有一些部门,虽然涉及的金额没有销售部和采购部那么大,但是人家的吃相有时候却是更加的难看。”

    “比如总务部,人家负责一些杂七杂八的事情。”

    “我随便举一个例子,就说每年的员工体检,到底是选择哪一家体检机构合作,这里面的猫腻可就多了。”

    “几万名员工,一个人几百块的预算。”

    “哪怕是一个人给50块钱的回扣,那也不得了了。”

    “再比如说工会发的一些福利,人家专门挑选一些市面上很罕见的产品,价格虚高的你也搞不清楚。”

    “这里面要是一点问题都没有,那是谁都不相信的。”

    “当然了,我说的是其他公司的工会。”

    “在我们南山集团,工会主席就是曹总的母亲,她肯定是不会在这方面有什么想法了。”

    梁华龙一项一项的跟张英栋分析着,不断地颠覆着他的认知。

    刚刚进入到职场的张英栋,算是彻底的意识到了职场和学校的不同。

    从这个角度来说,今晚的这顿饭,对张英栋来说还是非常有意义的。

    ……

    “周总,今年两个大众在供应商大会上发布的年度降价目标都是8%,这也太夸张了吧。”

    当各个主机厂的供应商大会陆陆续续的在举办的时候,年度降价的话题也是不可避免的出现在了各家供应商的面前。

    这个话题,一般情况下普通百姓是很少听说的。

    只有到了行业很不景气,主机厂和供应商的压力都很大的时候。

    相关的矛盾就会暴露出来。

    普通百姓开始可以在互联网上看到一些供应商抱怨主机厂降价太狠的新闻出来。

    往年南北大众发布的降价目标一般是5%,而实际降价则是3%~5%居多。

    一些强势供应商,可能只是象征性的降价一两个点。

    “他们发布的目标是目标,实际对应是实际对应。”

    “8%的目标能不能做到,他们心中也是有数的。”

    周玲现在并不是特别的担心南北大众那边的年降。

    得益于星宇车灯在led大灯上的领先地位,他们在汽车车灯行业的话语权快速的上升。

    并且车灯这个东西跟一般的零件不一样。

    像是esp和安全气囊之类的零件,都是需要车型换代才会变化。

    这个周期基本上是要五六年。

    在这五六年内,车企一般都会搞至少一次的年度改款车型出来。

    那种缓一缓车灯、保险杠、车轮什么的,稍微变一点模样。

    然后就说全新2007款xx车型上市之类的,实际上还是没有变化。

    这对车灯企业来说,是好事也是坏事。

    好事就是他们的价格,基本上两三年就要重新报价一次。

    有什么影响呢?

    举个具体例子就好理解了。

    同样是1000元的零件,一般量产第一年是不需要对应年度降价的。

    然后第二年对应5%的降价,价格就变成了950元,第三年再对应5%的降价,价格就是902.5元。

    而第三年可能刚刚进行了几个月,所谓的全新2007款xx车型上市了。

    车灯又是全新设计,重新报价,价格可能又回到了1000元,甚至更贵了。

    这种情况下,年度降价对车灯零件的利润率来说,影响不是那么的大。

    相反的,如果是安全气囊,那么还要接着第四年降价5%,价格变为857.38元。

    继续还有第五年的降价,价格就变为814.51元。

    万一主机厂把这款车型的生命周期多延长一两年,那么你还要对应第六年、第七年的降价。

    这个压力一下就上来了。

    有几个零件能够有20%以上的利润供你降价啊?

    所以大多数时候,第一第二年,供应商还能在零件上挣钱。

    第三第四年基本上就不挣钱,第五年可能就要亏损了。

    当然了,这里指的是具体某一个零件。

    一个公司肯定有很多零件在生产,每个零件的情况不一样,需要综合起来看。

    “8%的目标,对博世、大陆这些企业来说,那当然就只是一个数字而已。”

    “大众的人也知道这些国际汽车零部件巨头不可能降价那么多的。”

    “但是对于国内那些话语权比较薄弱的厂家来说,或者是竞争比较充分的厂家来说,他们就会硬逼着我们同意。”

    “甚至我们要是不同意的话,他们直接就在货款里面扣除8%。”

    周文静作为星宇车灯销售部部长,对主机厂的了解肯定是比周玲这个总经理更加清楚。

    欺软怕硬,找软柿子捏。

    这几乎就是人的本性了。

    她是曾经碰到过太多类似的案例了。

    “以前我们星宇车灯的话语权很是薄弱,对于主机厂提出来的要求没有什么反驳的余地。”

    “但是8%这样子的降价目标,明显是太过分了,我们是不可能同意的。”

    “要是今天同意了大众的8%降价要求,明天通用、吉利、奇瑞等车企也都要找我们降更多的价格了。”

    “那我们公司还能活几年?”

    周玲这么一说,周文静自然是能够理解其中的道理。

    但是道理归道理,有时候人家不跟你讲道理啊。

    “像是冲压件、树脂件这些零件,基本上都是国内供应商在生产。”

    “我们的车灯,以及万向的轴承等零件,也都是差不多性质的存在。”

    “大家就算是有意见,也不敢轻易的直接说不行。”

    “今年的年降谈判肯定会很痛苦的。”

    周文静叹了一口气,觉得2007年的日子不好过了。

    “这样,你换一个角度去跟人家谈判。”

    “大众汽车今年设定那么高的降价要求,他们给的理由是销量不是那么的好,市场竞争激烈,车价在下跌,为了保证销量,所以需要整个供应链共同努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