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y6h9小说网 > 修真小说 > 献给仙君的be美学 > 第104章
    岑云谏的心里一忽儿想起七岁的澹台莲州一团稚气地笑着唤他:“小木头。”

    一忽儿又想起十八岁的澹台莲州如幼时一样,满脸笑容:“岑云谏。”

    都是那样毫无阴霾、别无所求地望着他,对他说:“你来啦?”

    一个人在原地被困住太久,肯定会想要走去别的地方看一看吧。

    “平时大家见了他,表面上还得敬着。”

    “幸好他还有点自知之明,晓得自行下山。”

    “你说,会不会是仙君对他说了什么,表示在当上仙君之前算是报恩?许多神仙故事都这么写的嘛,以身相报哪有一辈子的,都是三五年,或是解了燃眉之急就结束了啊。”

    “啊?是仙君让他下山的?”

    “那总不能是……”

    话还没说完,就被推门的声音打断了。

    岑云谏走进门去。

    两人赶紧起身,脸色一僵,低头行礼,惊慌羞窘,不敢抬头:“见过仙君。”

    岑云谏:“口如扃,心方恒。”

    这是在说,假如嘴巴像门一样,心性才会坚定。

    叱责他们嘴浅呢。

    两个弟子头低得更深,羞耻得涨红了脸:“是。”

    这是岑云谏第一次在这种口舌小事上教训人,他们惶惶不安,不清楚仙君来了多久,都听了多少。

    而且,恰好在他们怀疑是仙君逐走了那个凡人的时候突然打断,那开门声就好像是在反驳他们的言论。

    仙君怎么突然来了?

    因为典仪结束都好几天了,这个把月以来,仙君对这里全无问津啊。

    是来要他们把东西搬过去吗?

    两人后悔极了,心想接下去一定守规矩,别说聊天,就是头也不敢抬。

    这时,仙君忽地没头没尾地冷声说:“我没逐他走。”

    啊?谁?那个凡人?

    小弟子都没反应过来。

    岑云谏说:“把东西都送到我的洞府去。”

    两个小弟子这次很守规矩,一声不敢吭,但在搬东西的时候,他们还是用眼角瞥见了些许仙君洞府里的陈设。

    因是第一次进来,也不知道先前是怎样的,打一眼看过去,好像跟其他人的洞府不大一样,有蛮多凡间的玩意儿。

    与仙君平日里清心寡欲的风格很不相符。

    装点了各种色彩。

    只是现在看过去仿佛有点暗淡。

    欸?

    凡人都走了,还留着这么多旧物吗?兴许是仙君太忙,懒得改吧。

    -

    澹台莲州在人间亦圆满进行了太子册封仪式。

    昭王分出国务让他上手历练,学习怎么当一位君王。

    当晏猗亲眼见到昭王喜滋滋地向太子莲州传授经验说:“做王最主要的工作就是会听取意见,比如孤就很会听取晏相的建议。”

    又夸太子学得快、学得好,说:“太子真是为孤减轻不少负担!甚好!甚孝顺!”

    晏相语塞。

    不免腹诽:臣先前是让王上有过政务上的负担吗?

    事实上,昭王以前也没怎么用心,都是让晏相决定好,到时候他说一句“好”就成了。这就是他的善于纳谏。

    晏相又想:昭王耳根子这么软,倘若他生出异心怎么办?之前也不是没有别的权贵蠢蠢欲动过,都被他压下去了。田氏代齐又不足为奇。

    他才是真正感受到太子上位后,肩上的担子瞬间轻了不少。

    近来吃得饱、睡得香,他的夫人给他梳头时还说觉得他头发变黑了呢。

    算了算了。

    难道他还能反驳王上不成?就对王上厚颜无耻的言论睁一只眼闭一只眼吧。

    在春天举办的祈祷风调雨顺、庄稼丰收的祭天礼,昭王也分了一半出来,让太子来主持。

    尽管太子是第一次上阵,没有经验,但他形象佳、气质好,记性更是一等一地好,各种礼仪和祝词,礼官只需要跟他说一遍,他就能完整地复述出来。

    不光是在民生政务上,澹台莲州干得井井有条,在操练军队上也相当不错。

    之前被他从荒城带过来的八百多人被他收编起来,名为长虹军。这些人皆自称是昭太子的武徒门生。

    澹台莲州每日一早就会亲自过去,继续将之前没教完的剑术讲授给他们。

    毕竟,之前在荒城的日子不算长,怎么可能把他的剑术教完。倒不是澹台莲州藏私,是真的来不及,他只挑了其中的几招,为了让人学得会,还简化了不少。

    追随他来到昭国的这些人都纷纷感到庆幸不已。

    每天一大早,他们根本不用人催,已经愈发熟练地快速地排好队列,等待澹台莲州来上课。

    当然,隔壁碎月军军中的人若是想要学,也尽管可以过来看。

    为了避免混乱,杨老将军编好了还想精进武艺的人,每天一齐过来听课。

    从十几岁的黄毛小儿到满头白发的老兵,澹台莲州都不拒之门外。

    今天他又讲解了一个剑招。

    当岑云谏到的时候,正看见数千个人围在高台的四面,如痴如醉地看他舞剑。

    他在云上,不作声地观看。

    却见澹台莲州的身影矫似游龙,真如江海凝清光,熠然映寒日。

    比起在昆仑时,更多了几分洒脱开阔。

    要由岑云谏来评价的话,不谈法力,只说剑招之妙,昆仑中也没几个人比澹台莲州更灵。